当地的跨境电商从业者,为跨境电商在长沙、武汉落地营造了可能性。这些人才可能是像乔桥这样,在本土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武汉、长沙都有大量的高校,尤其是武汉,做高校人才输送工作的杨晓锋表示,武汉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几十万人。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像阿宅这样从沿海的深圳、广州回流的,离家近的诱惑驱使着他们。在乔桥的知乎文章下面,有一位网友留言道,“做了两年的Lazada,甚至还有一年的管理经验,2022年回武汉了,准备开始投简历。”
三、未来武汉、长沙的跨境电商会怎么样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过去几年中,武汉、长沙确实承载了大量的跨境电商企业的内迁潮,尤其是2020年疫情红利的风口,从业者蜂拥而至,几百家公司在长沙新成立。但是有从业者表示,2021年底到今年惨不忍睹,大量公司在清货、亏损,裁员减员、降薪,乔桥告诉志象网,身边大量的同行失业。武汉和长沙的跨境电商可能要迎来很长时间的低谷。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内迁是一个不可阻挡的长期趋势。长期在做高校人才输送工作的杨晓锋就对跨境电商接下来在武汉的发展非常看好。现在他自己开了一个跨境电商的公司,主做沃尔玛和美客多,因为进来的晚,他现在在跟深圳的一家公司合作。
为了承接接下来可能的创业潮,他正在筹划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下半年就开业,可以容纳2000多人,产业园还可以拿到政府的补贴。杨晓锋告诉志象网,他现在已经在跟三态科技接触,对方表达了兴趣,“他们现在在西安等很多地方也都有分公司,武汉人才这么多,干嘛不在武汉开一个分公司呢?”
人才拥有极高的性价比,可能是武汉、长沙大的优势了,但除了这一点,其他优势乏善可陈。
多位采访对象对志象网表示,在武汉、长沙做跨境还是有其巨大的局限性,是跨境的视野比较狭隘,信息比较闭塞,杨晓锋目前仍在深圳安排了好几个运营人员,他们可以跟美客多的运营直接说上话,偶尔也有线下的交流活动,对于平台的政策和变化,都有手的反馈,这都不是武汉可以比的。
还有就是供应链。深圳发展出跨境电商初就是因为离消费电子的供应链近,上午线上有人下单,下午去华强北进货,再往后大量的消费电子工厂出现,也保证了安克这样的公司的崛起,但武汉和长沙没有这样的优势,像易佰、宝视佳的供应链也都还在深圳。武汉周边没有什么大的制造业供应链,“有一些工厂,但都不是消费品公司”。
在未来很长的时候,这种多地分工(如长沙运营深圳出货)的局面也许会一直保持着,数据显示,长沙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是35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2011年深圳的水平(2011年深圳的跨境电商交易额是31.5亿美元)。
不过只要这些跨境电商的企业一直都还在武汉、长沙,未来就会有变化,现在有一个趋势是,开始有一些品牌来到了内陆,他们喊出了要带动武汉跨境电商发展的口号,做的是亚马逊品牌精品模式。
乔桥告诉志象网,“深圳首贝,从宝视佳独立出来一个专门做品牌的子公司,主要做客单价在100-200美金的产品,在长沙设立了品牌分公司,负责两个高端品牌的运作,今年开始组建团队,现在有6-7个人运营。”
也许未来有,某一个的品牌,会诞生在武汉或者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