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不是新鲜事,在中国互联网高速增长的十几年中,出海应用从以工具产品为主,更迭到社交娱乐,市场不断拓宽。新一轮的出海潮与以往有鲜明的对比,以前,中国出海应用只在边缘市场做探索,而现在则是面向主流市场全面进攻,从定位在市场“跟着分一杯羹”的补充产品蜕变为海外的主流产品。
泛社交娱乐应用涌现更多玩法和可能性,而且成功进入了有着迥然不同文化的市场。比如去年关注度很高的网文赛道,被视为进入了“生态出海”阶段,标志性的现象有: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翻倍增长,突破30亿元;阅文、小米、字节等巨头动作频频,内容上多语言布局,地区从以欧美为主,向东南亚、欧美、印度等全面拓展;产业链分工精细化、IP体系构建初见成效。
社交类应用中,据App Annie数据,字节TikTok已经进入全球72%的国家,MAU突破12亿,欢聚旗下的的BIGO LIVE、赤子城旗下的MICO、昆仑万维的Starmaker等音视频社交应用在拉美、中东等地区找到了增量市场。
从以效率为主的工具类产品到带有强烈文化属性的社交、娱乐应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出海叙事已经变化。
趋势二:变现模式多元化
提到变现模式,出海应用的品质和内容的深化以及用户消费能力的提升无疑给予了商业化更丰厚的土壤。
工具类应用从PC时代开始就属于中国互联网行业出海的传统项目,比如手机清理、内存管理、安全类软件等等,但是它们通常存在一些问题,使用场景单一、用户停留时间短、可替代性高、对平台依赖度大、整体生命周期短,落到商业化上,流量变现空间有限,而且海外获客成本与日俱增。超休闲游戏也往往陷入相似的困境。
但是观察现在中重度手游和开放式社交应用的吸金方式已展现更多可能。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1年共42款中国手游在海外市场收入超过1亿美元。在2021年9月,《原神》以2.3亿美元收入刷新了出海手游月收入纪录,其创收模式是免费+内购抽卡。产品本身制作精良加上精细化运营,拉长了游戏的生命周期和用户停留时长,也是让用户心甘情愿氪金的原因。
在社交应用中,除了广告,直播打赏、付费会员等也成为现金奶牛,近两年,与社交+电商的结合,给社交产品商业化开辟了新路。
趋势三:技术驱动力更强
在中国企业的出海进程中,“技术外溢”是一条主线逻辑,显而易见的是,技术含金量在提高。
举个例子,在亚马逊AWS、谷歌、微软等巨头林立的云计算赛道,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在开疆扩土,阿里、华为、腾讯都将云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并频频提到出海,把主要动作放在亚太地区和东南亚市场。
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阿里云先后在印尼、菲律宾、韩国及泰国增设数据中心,腾讯云同样在泰国曼谷、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等地增设数据中心。阿里云基础设施目前已面向全球四大洲,开服运营27个公共云地域、84个可用区,此外还拥有4个金融云、政务云专属地域;腾讯云覆盖27个地理区域,71个用区;华为云全球可用区超过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