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奢供应链的优解是撬动个人卖家的闲置资源,刺激和增加流通率,但这种模式在国内还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红布林CEO徐薇向虎嗅表示:“二手时尚单品循环流转的未来一定是C端用户,B端只是当下的抓手。 ”
二奢,一个从供应链起就与“人”而非“货”相关的行业,在中国还没有找到优解。
龙卷风
二奢行业中95%的商家都是散户,多数又刚入局不满两年。疫情袭来,它们就像同一场龙卷风中瑟瑟发抖的民居,本身根基不稳,不少都被连根拔起:一家卖腕表的二手店,今年已经亏了800万,亏完了前几年的利润;中古店难以为继,有企业8折收购其库存,一下亏掉60万;直接倒闭的门店更是数不胜数......
“国际物流费用高得吓人,很多同行都谨慎进货了。”中古店主Kali表示,“而且现在清关的不确定性太大(虎嗅注:清关即进出口或转运货物出入一国关境,依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定履行手续),很多清关公司都不接品了。”这些因素导致物流周期过长,等待过程中,容易现金流断裂。
一位深耕行业18年的二奢研究员表示,他认识的商家中,有人有几百万的货进不来;从日本进货的小规模商家,也有10万到20万的货物滞留;而部分从欧洲进货的商家,一两年前的货还没有收到。
面对类似的物流困境,品集团的统一操作是涨价。比如说,LVHM集团2022年上半年的商品价格涨幅介于3%-7%之间,且涨价是跨品牌的;而开云集团旗下的Gucci已于6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中高个位数的涨价,以应对通胀和运输、原材料成本的上涨;Prada在2022年上半年提高了所有皮革制品的价格……涨价原因中,品牌方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物流成本上升。
但二奢商家不能以同样的策略对冲物流成本危机。其背后,大的原因就是消费降级。
品专柜与二奢的目标用户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别。只在专柜消费品的客户往往是高净值人群,对价格并不敏感,在疫情中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而二手品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品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需,想法改变就在转瞬之间。
一些二奢店和二奢买手纷纷向虎嗅表示:“大环境不好,很多客人都失业了。”“消费简直断崖式下跌,现在无论怎么降价,甚至亏钱出货,连问都没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