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案例,某运营留意到有很多的网红明星在TikTok、Facebook、Instagram上分享某个滑板,判断这个滑板接下来会在泰国的平台很火,所以就提前上架。在去年的四月和五月份卖了有小两千个的滑板。当其他的卖家发现并跟卖、打价格战的时候,已经先卖了两个月了,利润很大。选品比的是对目标市场、人群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去选择和开发一些商品。
4.了解当地政府、平台的政策
比如商品不具备相关资质就无法报海外仓。虽然说平台提供海外仓,但很多的商品在目的地国家,对产品资质有要求。不具备资质认证,很难去做海外仓,一些家电类、食品、蓝牙等,往往都有严格的认证。2021年初,印尼开始打击跨境卖家,对跨境卖家出了很多限制,化妆品、食品、药品,或者穆斯林相关的商品都会被严格限制,导致卖家基本就没法做。目前整个印尼跨境基本是暂时是停止入驻了。做一个新的平台和市场,了解当地以及平台的政策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5.选品工具
在网上去找一下就有很多工具,准确率大概在50%-60%,但也足够去辅助去选品,可以根据选品工具给到的信息,比如说近一周,近30天平台热销的产品关键词,然后去部署产品。
6.关注细分品类
所谓细分品类,可以去浏览平台的前台,每个大类目下面有二级和三级的子类目。做这些市场其实是有很多机会的,大的品类可能就十来个,但是到二三级就可以扩展到几百个类目,在里面是可以挖掘到一些机会的。比如说时尚类目的衣服,不仅仅说是只有白T恤,白衬衫和牛仔裤。比如说像马来西亚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是穆斯林,她的泳衣是有特别要求的,必须把全身从头到脚都给包起来,还有一个头罩可以把头也给盖住。像比基尼就完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有这种特殊的要求,所以可以深挖这个品类的商品。做跨境生意比的是对市场的了解,不能说在这个市场,做服装就去做T恤牛仔裤衬衫,而是要针对用户去开发的商品。有些子类目其实没有被挖掘,依旧是蓝海,存在很大的机会。
7.跨境卖家店铺
因为目前存在跨境卖家和本土卖家,也发现很多跨境卖家店铺开始沦为本土卖家的选品工具。因为本土卖家可能有更好的政策扶持、更低的成本,所以很多本土卖家就看跨境卖家什么卖得好,然后去跟卖。所以在整个东南亚的大盘其实都是以本土卖家为主,跨境卖家目前是比较被动的。
8.找到品类里的品牌
不管做什么品类,都可以找到一些国际做参考,像手机会去参考苹果、三星,那现在去做东南亚,也可以参考欧美或者国内的一些,比如说做家电类目,对标的是飞利浦,然后以中国的工业优势,做出一样的品质,而且成本更低。那这个是平台非常欢迎的,因为一些的价格相对来说偏高,不符合市场的消费水平。如果能够通过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去做一些新的、更具性价比的品牌,Shopee往往会给予更大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