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类似的物流困境,品集团的统一操作是涨价。比如说,LVHM集团2022年上半年的商品价格涨幅介于3%-7%之间,且涨价是跨品牌的;而开云集团旗下的Gucci已于6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中高个位数的涨价,以应对通胀和运输、原材料成本的上涨;Prada在2022年上半年提高了所有皮革制品的价格……涨价原因中,品牌方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物流成本上升。
但二奢商家不能以同样的策略对冲物流成本危机。其背后,大的原因就是消费降级。
品专柜与二奢的目标用户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别。只在专柜消费品的客户往往是高净值人群,对价格并不敏感,在疫情中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而二手品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品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需,想法改变就在转瞬之间。
一些二奢店和二奢买手纷纷向虎嗅表示:“大环境不好,很多客人都失业了。”“消费简直断崖式下跌,现在无论怎么降价,甚至亏钱出货,连问都没人问。”
胖虎合伙人袁珊告诉虎嗅,前两个月,用户消费心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大货”售出率降低(虎嗅注:大货指的是高端腕表等单价较高的商品),单价低至1万左右的商品更受欢迎。为此,他们紧急调整供应链,停止“大货”的买断,改为寄售制度。
“赚个100就卖的中心思想已经在行业中清晰传递了。”二奢研究员告虎嗅。“赚个100就卖”的说法略显夸张,但多位二手店店主告诉虎嗅,今年,二奢价格下跌确成定局。比如说,3月开始,劳力士绿金迪从时期的120万元降到了50万元左右(详见虎嗅文章《我买的劳力士,跌了70万》);去年年底回收价1.8万的LV达芙妮,现在1.3万都卖不出去。
物流成本上升,消费者消费降级,交易量下降外,二奢实际产生的交易利润还在两个重要终端间不断被挤压——即个人买家与个人卖家。
一方面,被火热市场教育了两年的用户心智愈发成熟,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能力极高,几年前那种“白菜价”回收C端用户商品的情况在急剧减少;另一方面,行业互联网化进程加剧,价格透明度高,用户可以多平台比较售价;这两年,行业涌入大批玩家,消费者的选择权进一步提升。
商家夹在中间,渐渐走入了“低价收不到,高价卖不出”的狭窄生存空间中。上海的从业者Gigi告诉虎嗅:“为了资金运转得快一些,有些款亏钱也要尽快卖掉,或者放到直播间做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