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目前不少省市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研究针对性对接RCEP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不少地方还在积极组织培训,帮助企业尽快熟悉RCEP各国关税优惠承诺,抢抓区域贸易高度便利化机遇,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和优质商品进口。
例如,外贸大省浙江发布了落实RCEP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21条重点任务与举措,并明确到2024年,浙江省与其他RCEP国家货物贸易总额力争达到浙江全省总额的28%,承接其他RCEP国家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30亿美元。
湖北商务厅近日组织RCEP专题培训会,提出已着手准备对接RCEP推动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措施,尽快出台落实措施。
宁夏也抢抓机遇,紧盯RCEP协定内商品目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工业品优势,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拓展对RCEP成员国贸易规模。
抓住主要贸易伙伴,就抓住了重点。在竺彩华看来,充分利用我国参与构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红利,尤其是占据全球总贸易量30%的RCEP,将有利于培育更加稳定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拓展外贸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竺彩华提出,在开拓市场的同时,还要出台更加的外贸产业政策,尤其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大力留住可能向外转移的产业;要充分利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红利,挖掘更多蓝海市场。
展望全年,许英明表示,2022年“稳”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关键词,“量稳质升”成为外贸政策的目标。他同时分析,在总体形势严峻情况下,RCEP生效、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壮大、开放平台高质量发展,以及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促进外贸稳定发展。预计2022年外贸对GDP的贡献有望保持稳定。在国际疫情环境下,跨境电商企业正面临着采购、物流等多重成本压力。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受防疫管控,部分品类如生鲜食品在清关环节更为严格,一定程度挑战着北京企业对跨境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另一方面,为满足人们的进口消费需求,接下来,北京将促进本市重点企业跨境业务回流,培育扶持一批电商企业,以突出发展医药、保健品、生鲜食品等产业来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高端跨境电商产业体系。
物流成本高企
从去年4月国际疫情暴发至今,物流问题如同阴云般一直笼罩在跨境行业头顶。一位跨境物流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物流资源供不应求,国际物流成本仍处于高位,在海运方面,前几个月中美线的货柜费用涨幅超过5倍,而近东南亚航线也开始涨价。“海运时效很难保证,很多国外的港口出现大规模拥堵,即使船到了,也要排队等卸货。”他说道。
物流的堵塞也传导至消费端。在部分线下门店,疫情影响带来的物流时效延迟,使得部分商品的库存丰富性较为局促。在天竺保税区德国商品展示店,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目前货架上摆放的商品是店内大部分库存,补货时间不确定,部分商品的物流时效已经延迟到3个月。
而在中服免税门店,据店员介绍,若是在店内购买商品,需要出示护照和一年内的回国信息,但因为疫情对跨境出国造成影响,店内消费人流明显少了很多。